学院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力量  教育教学  科研工作  党群工作  团学工作  招生就业  校友天地  资料下载  党史学习教育  审核评估专栏 

院内新闻

 院内新闻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素质拓展讲座 
 学术团体 

院内新闻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院内新闻>>正文
欢迎报考食品与药学院
2023-05-09 16:08   审核人:
[文章下载] [字号: ]

食品与药学院介绍

招生咨询电话:0374-2968812

一、学院简介

许昌学院食品与药学院,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制药、制药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084人。食品科学学科为河南省第九批重点学科,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全院教职工53人,其中专任教师38人(36人拥有博士学位,占94.7%);专职教师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中原学者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5人。

学院建有河南省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等科研教学平台;建有食品生产实训中心、食品科学实验中心和食品安全检测与品质控制中心,其中食品安全检测与品质控制中心入选教育部首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7个优秀案例;拥有乳制品、豆制品、纯净水、焙烤食品生产等六个实训室,食品微生物、食品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分析、感官评定、果蔬加工等十四个专业实验室;拥有液质、气质、液相、气相、原子吸收、电镜、荧光定量PCR等多台大型仪器。拥有食品检测和环境检测第三方检测资质,是目前省内唯一获得CMA计量认证的高校。

学院历来重视科研工作,现有河南省科技型创新团队1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个、许昌市科技创新团队2个。近年来,学院专职教师公开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70余篇;荣获各类奖励30余项;承担各类科研项目70余项,其中主持、参与国家级项目10项;主编或参编教材、专著20余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多件。

学院以特色办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本着政、产、学、研四结合为原则,与20余家企业合作建立了产品研发中心、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被教育部评选为优秀案例,所培养毕业生专业知识牢固、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达到 90% 以上、全日制学生考研率29% 以上。

二、专业简介

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扎实的科学理论、工程技术和实践训练基础为支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管理、品质控制、检验检疫、产品销售等方面工作,具有多领域适应能力的食品科学与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有机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工程原理、机械制图、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食品安全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化学、食品分析、食品营养学、食品工艺学、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食品工业企业从事食品的生产与加工、产品开发、品质监控与检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在食品相关企事业单位如进出口、卫生监督、安全管理、第三方检测企业等部门,从事食品安全管理、食品检测等工作;在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教育及研究部门,进行技术开发、食品工艺、食品营养、食品保鲜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进入食品流通行业及餐饮业,从事食品营销、营销管理、营养咨询、营养配餐、食品质量监管等工作。

2、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能够胜任未来工程职业工作。毕业生经过五年左右的工作岗位磨炼,具备以下能力:(1)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2)具有组织管理能力,适应环境和团队协作能力;(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遵守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4)具有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技术手段解决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相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相关产品的设计、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并具有仪器设备的运用操作能力。(5)具有国际视野和自我学习能力,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分析、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食品添加剂、食品毒理学、食品营养与卫生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卫生监督机构、科研机构、检验检疫机构、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生产企业、环保机构、工商、农业、海关等企事业单位或部门从事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产品销售、分析检测、检验检疫、安全评价、监督管理、技术开发、平衡膳食和科学配餐指导以及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3、生物制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紧密结合生物医药行业需求,立足中原城市群,面向全国,旨在培养系统掌握生物制药相关知识与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科学思维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能在生物制药领域解决研发、生产、质控等复杂工程问题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药物分析、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制药工艺学、药物化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生物新药创制领域从事安全性与药效学评价、生物制剂开发等工作;在生产现场能承担质控与质保、运行维护等工作;在流通领域承担产品技术支持、学术推广、新产品运营等工作。

4、制药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以及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组织管理、人际交往、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具备制药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现代技术工具分析并解决制药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在制药及化工、生物工程等相关领域从事产品研发、工程设计、技术改造、生产管理与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工程制图及CAD、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生物化学及实验、药物化学及实验、药物分析、药物分析实验、工业药剂学、药剂学实验、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制药工艺学、制药工程课程设计、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药物合成反应、生产实习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化学合成制药及中药相关企业从事研发、管理、检验、生产、营销等相关工作;在政府机构从事药品质量监督、药事管理等工作;在药品检测相关第三方检测和独立研究等机构从事检测、技术、业务等工作;在医院、药店从事管理、销售等工作。

三、学科、专业和平台简介

河南省重点学科:食品科学学科(负责人:王德国教授)。2017年立项,2019年通过中期考核。现有三个主要学科方向:食品检测技术与装备(带头人:王德国教授),特种食材开发与综合利用(带头人:肖付刚教授),食品分析与计算(带头人:许志红教授)。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5项,到帐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以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装备方向为引领,在河南省乃至全国已初具学术影响力,在食品真实性检测技术方面初露头角,初步具备了为地方食品产业培养输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实力,具备了为许昌地标产品三粉、腐竹、蜂产品等产品品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的能力。

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设置于2011年,2019年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编撰、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2022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一一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发布了2022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榜单,许昌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位列校友会2022中国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排名(应用型)第三位,获六星(★★★★★★)排名,进入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层次 A +专业档次。2022年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提交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请。

河南省食品安全生物标识快检技术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Biomarker Based Rapid-detection Technology for Food Safety of Henan Province)的前身是许昌市食品安全检测重点实验室,建于2008年,2017年通过河南省科技厅批准立项建设河南省重点实验室,2019年底顺利通过考核验收,正式挂牌,2022年度评估获得良好等次。重点实验室主任为王德国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饶子和院士。实验室围绕食品安全领域的国际研究前沿,结合河南省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实际需求,实验室在核酸等温扩增、分子印迹、小分子生物传感、食品真实性检测等方向开展关键技术与理论研究。

河南省重组蛋白与分子检测国际联合实验室:在我校与美国德州佰柯生物科技公司、美国农业部东部研究中心等海外知名研究机构长期合作基础上组建,2020年被河南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围绕心血管疾病、肿瘤、创伤后修复、抗感染、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领域,以重组蛋白与分子检测研究为核心,围绕利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进行新型抗体的筛选、药用重组蛋白质中试及放大工艺为主要研究方向。以此为基础,开发医药用品、美容产品、食品安全试剂盒、饲料添加剂等产品。

生物标识快检产品与装备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我校与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组建,2016年通过河南省发改委批准成立。主要围绕核酸等温扩增、免疫检测、仿生检测等,研发转基因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畜禽重大疫病、人类疾病生物标识快检产品与装备,旨在开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医疗器械Ⅲ类),提高我国食品行业、预防兽医与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力量和检测水平,填补我国在生物标识快检产品与装备领域的不足,提升科技实力,改变部分检测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带动我国生物标识快检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该基地以食品与药学院为主要依托,201212月成立,2014年顺利通过省博管办考核验收,连续两年获河南省“优秀博士后研发基地”,为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贡献力量。

四、师资与团队

黄继红,中原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先后主持国家“十五”、国家“863”、国家绿色制造2025、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20多项。培育的谷氨酸高产菌株FM00-187,国内产品市场占有率98%;开发了小麦源免疫球蛋白和白蛋白,填补了国内空白。先后设计4万吨氨基酸、生物活性肽、植物源功能蛋白20多条生产线。获省部级特等奖一项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发表论文75篇,专利100多项,专著6部;获国家星火计划先进个人20多项荣誉。

王德国,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许昌学院食品与药学院院长,博士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教育部乳品科学重点实验室,曾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部动物免疫重点实验室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美国农业部东部研究中心访问学者。河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南省创新团队负责人、河南省重点学科带头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

肖付刚,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许昌学院食品与药学院副院长,博士毕业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曾挂职新郑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副主任,美国农业部东部研究中心访问科学家。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许昌市重点实验室主任、许昌市技术创新中心主任、许昌市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食药同源产业联盟理事、全国可饲用中草药产业创新联盟理事、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生物标识快检产品研发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团队带头人为王德国教授,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转基因食品快检产品与装备、食源性致病菌快检产品与装备、畜禽重大疫病和人类疾病快检产品与装备,旨在创新新型核酸等温扩增基础理论,开发国际前沿的核酸检测技术——核酸梯型熔解温度等温扩增技术(LMTIA),为畜禽疫病和人类疾病的现场快速诊断提供精准支撑。团队主要成员近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4项,河南省“揭榜挂帅”科技项目2项,河南省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河南省科技厅、教育厅课题25项,在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SCIEI收录论文近50篇,申请发明、实用新型专利50余项,已授权发明专利10件。

王德国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省级):围绕核酸检测方法与产品,在引物设计方法、反应体系等方面进行技术研究与攻关。工作室现有成员17人,其中博士6人,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在读研究生3人、本科生8人。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科技奖3项,主编专著和教材8部,发表论文46篇,其中SCI/EI收录20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2件。

食品质量与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河南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2015年立项,2019年顺利通过了验收考核。团队带头人为王德国教授,团队主要研究食品质量与安全快速检测技术。




打印    收藏
上一条:我校受邀参加许昌市预制菜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校企对接产学研交流会
下一条:关注讲台,聚焦育人-食药院开展督导组听课活动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许昌学院食品与药学院

地址:河南省许昌市八一路88号

电话:03742968812   邮编:461000

链接服务 :